1)第812章 孤王是你坚强的后盾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阿济格被困在太原城,多尔滚无论如何都要拉一把。

  这并不是因为兄弟情义,而是因为阿济格是大清硕果仅存的几个亲王之一,要是被魏军打死,会严重打击大清国的士气。

  同时大清丢失河东,将会动摇国本,无法在关内立足。

  现在阿济格坚守太原,对于清军来说,河东便还有一线转机。

  如果清军杀过去,或许能挫败久攻太原不下的魏军,同阿济格里应外合击败高义欢。

  多尔衮火急火燎的从淮北回师后,大军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最近的路线,大军直扑向壶关,想要从晋东南杀入河东,包抄魏军的后路,不过当他杀到壶关后,却发现魏军早有防备。

  多尔滚连续猛攻三日,壶关巍然不动,反到是清军的尸体铺满关前。

  相比于进攻,魏军其实更加擅长防守,有蒲州攻防的经验,据守险要地形的魏军,让多尔衮感到有些绝望。

  连续几日未能动摇魏军的防守,这让多尔衮意识到,短时间内无法攻破壶关,于是他留下一支兵马为疑兵,迷惑魏军,同时也防止魏军再次出壶关来掠夺清军控制的州县,自己便率领十多万大军,沿着太行北进,寻找新的突破点。

  太行山脉横在河东与河北之间,据说只有太行八径相连,而其实适合大军行动的远没有八径那么多。

  此时正是冬季,大多数山谷都不能过兵,多尔衮顶风而行,一路向北。

  清军选择攻击的第二个关口是固关,固关位于太原之东的平定州,在井径之西,是河东与北直隶相连接的重要通到。

  在这里,清军再一次碰的头破血流,损失惨重,多尔衮眼看无法突破魏军阻拦,清军士气低落,而他又担心太原局势,于是大军继续向北,最后选择了出居庸关进入宣化。

  十多万清军的行动,自然蛮不过姜襄的眼线,清军进入宣化,让留守大同的姜有光,姜建勋等将大惊失色,他们一面将兵力收入大同准备防守,一面连忙派快马急报姜襄。

  姜襄刚决定撤兵北返,让魏军与清军厮杀,他则整合晋北,待价而沽,不想清军居然绕道宣化,进入晋北,想从晋北杀入河东。

  这让姜襄心中一阵惶恐,感叹自己倒霉之余,也暗叹高义欢运气好。

 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明成祖朱棣,也是运气好的很,什么大风刮断南军主将的帅旗,什么关键时刻总有人相救!难道高义欢也是上天眷顾的人,这个河南龟孙,咋就有那么好的气运哩!

  太原之南,榆次县外的官道上,一名穿着山纹铠,头上戴着凤翅盔的大将,领着十多名骑兵,疾驰着奔到城门前,被守门的魏军拦住。

  来人正是姜襄,他一拉马缰,战马一声长嘶,急停下来,“快去禀报魏王,就说大同姜襄有急事求见。”

  姜襄的名号,魏军中的将士大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